【手機入水急救全攻略】即時處理方法與搶救步驟教學

2025年11月18日
作者Toby

手機已經成大多人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手機出現人為損壞或其他損壞也成常態,到底手機入手可以點算?有咩自行急救方法?Toby馬上為你介紹手機入水的各種常見處理手法,馬上學起來以便不時之需!

【手機入水急救全攻略】即時處理方法與搶救步驟教學

在日常生活中,手機入水的意外幾乎人人都試過。不論是不小心掉進洗手盤、浴室、海邊玩水時濺濕,甚至只是喝水時不慎打翻杯子,都可能令手機受到液體入侵。而即使現代智能手機具備 IP67 或 IP68 等級的防水能力,也只是在特定測試環境下才有效,並不能保證在真實生活中完全防水。日常使用中的跌落、受壓、老化、磨損,都可能令防水膠圈失效,使手機一旦進水便可能出現觸控失靈、喇叭雜音、鏡頭起霧,甚至主機板短路等嚴重問題。


因此,遇到手機入水時,正確、冷靜、迅速的處理方式,是決定能否成功救回手機的關鍵。

手機入水急救方式

1. 迅速將手機取出水面

當手機掉進水中或被液體淋濕,最重要的首要步驟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取出手機。原因在於水分滲入的深度與速度會直接影響損壞程度,入水時間越短,救回的機會越高。不過,動作必須保持穩定,避免大力搖晃,因為劇烈動作反而會令水份更快滲入喇叭孔、按鍵縫、鏡頭位置等細微空隙。

2. 關閉手機電源

不論你的手機是否仍然平穩運作,都要立即關閉電源。因為入水後手機內部已存在導電風險,任何運行中的電流都可能引發短路,甚至直接令主機板燒毀。即使只是觸控異常、螢幕微閃、音量鍵無反應,都可能是水已經滲入電路的信號,因此務必立刻關機以降低損壞風險。

3. 拆除所有可拆部件

將手機外殼、SIM 卡托、SIM 卡、記憶卡,以及可拆式電池(如適用)全部取出。這樣能增加通風空間,加快乾燥速度,同時避免重要資料在潮濕環境下受損。拆除殼之後,也能讓你更徹底擦拭卡槽及手機外圍的水分。

除了手機維修店舖及原廠手機維修服務,現在更有上門手機維修服務。

乾燥處理步驟

1. 徹底擦乾手機外部

使用柔軟、無塵的布或吸水紙,小心吸走手機表面可見的水滴。注意機身縫隙、按鍵位置、充電口、耳機孔,這些地方最容易藏水,但也最容易被擦拭忽略。如家中有吹氣球用的手動充氣泵,也可以使用輕微氣流吹走外部細縫中的水珠。

2. 進行內部吸濕

以下方法可協助吸走殘留在機身內部的水分:

- 米缸吸濕法(非常時期可用)

將手機放入生米中密封 24–48 小時,米粒具吸濕能力,但效能不算強,而且有可能留下細粉,因此屬於「不理想但能救急」的方式。

- 矽膠乾燥劑(推薦)

效能比米強很多,一般常見於鞋盒、保健品瓶內。將手機與乾燥包放進密封盒中,可更有效抽走機身內的水氣。

- 專業真空乾燥箱(最有效)

若手機價值高、資料重要,可以立即交給專業維修中心,他們擁有使用負壓乾燥箱的技術,可提升成功率,尤其是入水時間超過一分鐘的情況。

3. 切勿使用高溫工具

切記不要使用吹風機、烘焗器、陽光暴曬等方式試圖將手機吹乾。高溫會令機身膠件變形、螢幕貼合膠鬆脫、甚至令電池受熱膨脹,反而造成更大損害。

iPhone 手機入水:特別注意事項

Apple iPhone 標榜防水,但這並不代表「真正耐水」。防水膠圈會因時間、跌落、日常使用磨損而逐漸失效,而且官方保固並不涵蓋任何液體損壞。因此 iPhone 一旦入水,更需要特別小心處理:

1. 千萬不要嘗試充電

如果 iPhone 顯示「偵測到液體」訊息,你必須立即停止充電。若液體仍在 Lightning 或 USB-C 接口內,強行充電會導致短路,可能讓手機立即報廢。

2. 關閉手機並靜置

入水後請保持關機狀態,擦乾外部後放置於通風陰涼處,靜置至少 24–48 小時。

3. 使用矽膠乾燥劑

iPhone 的接口精密度較高,不建議使用米袋,以免米粉滲入接口。最佳方式是密封袋+矽膠乾燥包。

4. 檢查 LCI 液體感應貼

iPhone SIM 卡槽附近設有「液體接觸指示器」LCI。如果變成紅色,代表確實有水分接觸過,這會影響維修判定方式。

5. 注意 Apple 售後政策

無論是否購買 AppleCare+,液體損壞都屬於不受保範圍。官方一般會提供付費換機或維修方案,費用相對較高。

等待乾燥與功能測試

乾燥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步驟。不要急著開機,否則可能一瞬間造成不可逆的電路損壞。

建議測試流程

• 讓手機靜置至少 24–48 小時
• 裝回 SIM 卡後再嘗試開機
• 測試常見功能(螢幕、音量、相機、充電、Wi-Fi等)
• 若仍出現水漬痕跡、觸控不穩、喇叭音質異常,代表仍未完全乾燥或已受損

尋求專業維修協助

若手機無法開機、螢幕出現斑點、充電異常、鏡頭起霧持續不退等,都代表進水程度較深。此時請勿自行拆機,因為內部構造非常精密,一般工具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傷害。

建議做法:

  1. 將手機送到具備真空乾燥箱與電路檢測能力的維修中心
  2. 說明入水時間、入水來源(淡水、海水、飲料)、處理過程
  3. 讓技師判斷是否需要清潔主機板或進行零件更換
  4. 越早送修,成功率越高,資料救回機會也越大

-

預防手機入水的方法

• 使用防水手機殼、防水袋
• 外出玩水避免將手機放在近水位置
• 洗澡、煮食時避免把手機帶到濕氣重的地方
• 定期備份資料(iCloud/Google)避免資料同時受損

手機入水常見問題

1. 手機入水後還能充電嗎?

不建議。手機外層看似乾燥,內部仍可能有水汽殘留,此時充電會直接提升短路風險。至少等待 24–48 小時後再視情況嘗試。

2. 米缸吸濕方法有效嗎?

有效但不理想。米確實能吸濕,但效率遠不及矽膠乾燥劑,而且米粉容易進入接口。若可選擇,矽膠乾燥包更安全可靠。

3. 入水後螢幕出現水漬、觸控失靈怎麼辦?

代表水已滲入螢幕結構或影響觸控模組。請先靜置 1–2 天,如仍未改善,需到維修中心檢查。

4. iPhone 不是防水嗎?為什麼還會壞?

防水能力只在全新與特定實驗環境下有效,日常使用中會因跌撞、老化而降低防水能力,因此仍可能進水。且 Apple 保固不包含液體損壞。

5. 手機入水後資料能救回來嗎?

若主機板未嚴重燒毀,仍有機會透過維修方式救回資料。但請勿自行重置或格式化,以免覆蓋重要資料。

需要維修的手機是甚麼品牌?

  • Apple (蘋果)
  • Samsung (三星)
  • Sony (索尼)
  • HTC (宏達電)
  • Huawei (華為)
  • LG
  • 其他(請詳細說明)

市面上手機維修公司眾多,難以逐間比較維修手機價錢。你可在Toby 只需回答幾條問題,讓我們了解你的手機問題,平台上的手機維修公司和專家便會依照情況報價,Toby 事前已審視公司和專家的經驗和資歷,專業技能受到認證,而且他們態度誠懇有禮,絕對可以令客人安心選用。

服務評價

5.0
(509)
Oz Wilde
5.0
2025年08月25日

Very reasonable, excellent workmanship, very professional. only had to wait 30 minutes before he started on the project and 30 mins for him to complete the screen replacement

ant***@*******.com
5.0
2025年08月04日

快手、專業、價錢合理

seoeun
5.0
2025年07月31日

Very fast!!

手機壞咗想搵人整?只需3步,物色全港最佳手機維修師傅